2006年11月9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天下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说一口纯正外语的“编外警察”
本报记者 曹志男 通讯员 王东波

  宁波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三方通话外语接警试开通已经半个月了,接警员中除了4名外事民警之外,还有6名特殊的“接警员”——来自宁波市各大中专院校和相关涉外单位的外语接警志愿者。平时,志愿者们都在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上工作,一旦碰到有在宁波生活、工作的外籍人士拨110报警时,110指挥中心便会将相应语种的报警电话转到志愿者们的手机上,通过三方通话技术完成报警。
  11月6日下午,记者见到了6名志愿者之一的韩语“接警员”朴海英,宁波万里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部的老师。

  “打小我就想穿警服”
  来到朴老师的办公室时,她正在办公室里埋头整理学校韩国留学生的资料。“我从小就想做一名警察。”朴老师告诉记者,她父亲就是一名警察,“看到爸爸穿上警服,觉得帅极了”。于是,一个警察梦便在朴老师的童年里悄悄形成。
  由于身高没有达到标准,朴老师的警察梦没有实现。“现在,我虽然只是志愿者,但也算和警察搭上边了。”朴老师笑呵呵地说。
  10月18日正式上岗之后,朴老师把自己当上外语接警员的消息告诉了家人。“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决定,特别是老爸,一个劲地让我好好干。”
  上岗前,朴老师和其他5名志愿者在宁波市公安局的安排下,参观了110指挥中心,出入境管理处的民警还对他们进行了基础警务教育。

  第一次接警既自信又紧张
  “现在我都快得手机‘敏感症’了。”朴老师拿着自己的手机告诉记者,因为一旦有韩国人拨110报警,宁波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便会直接将报警电话转到她的手机上,所以她现在特别注意身边的手机,除了24小时不关机之外,朴老师还特地准备了2块电板,深怕手机没电关机。
  10月31日早上8点多,刚准备去学校的朴老师接到了当上志愿者后的第一个报警电话。一名来宁波做生意的韩国商人在宁波火车站与人发生了争执。“当时,报警的韩国商人很着急,火气也很大。”由于是第一次接到报警电话,朴老师心里十分紧张,“我对自己的韩语很自信,但就怕自己接警时没经验。”
  朴老师在电话中将大致情况了解清楚后,便开始安慰韩国商人。“我告诉他不要着急,我们中国警方一定会公正地处理好这件事情的。”因为要做笔录,朴老师迅速赶到了现场。
  “an ning ha xie yo(您好)……”与韩国商人见面后,朴老师一面好言相劝,一面配合警方将事情经过了解清楚。随后,在韩国商人的要求下,朴老师陪他到医院做了身体检查,并帮他买好了去广州的火车票。直到下午2点钟,朴老师的第一次出警任务才算完成。
  “我希望自己的手机响,又不希望它响。”朴老师笑着说,报警电话响起能让她过把“警察”瘾,但报警电话多了说明涉外事情也多,所以,她还是希望这样的电话少一点好。

  志愿者队伍还将扩大
  宁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随着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,来宁波生活、工作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,涉外纠纷等事件也相应增多,所以,为了更好地为外籍人士提供警务服务,社会翻译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协助“110”做好外语三方通话接警成为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。今年8月份以来,他们已经挑选了社会翻译志愿者30多人,包括英语、日语、韩语等各类语种。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的6名志愿者中除了朴老师的韩语之外,还有日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以及英语。“等这次试运行成熟之后,我们将不断扩大社会志愿者外语接警员的队伍。” 该工作人员表示。